设想不错,但是应用的话投骰次数会增加不少,而且计算也比较麻烦。DND的核心规则就是比较简化,以方便游戏进行。
我觉得应用这个规则不如允许吃AO来攻击特定部位,然后给每个部位单独设AC修正。这样也可以增加真实性,对计算的影响也稍微小一点
是繁琐了。
攻击特定部位可以采纳。但是,“正常攻击”就伤不到“特定部位”了吗?大多数残疾战士并非是被有意致残,而是意外……
那么将伤残时的规则改为:
绝对命中-打击特殊部位
ATK-AC 打击部位
05-10 左臂,右臂,左腿,右腿,胸腹,头部
11-15 左膝,右膝,左肘,右肘,鼠蹊,天灵盖
16++ 眼,耳,鼻,指,腕,喉
(以上所列为同体型生物间的战斗。体型相差会改变打击部位的精度。)
掷1D6,决定命中部位。你的武器将会以该部位为命中中心,假如它足够大,它也能打中其他部位,但这不会造成更多的部位受损。
你可以将精准度降级。如你的攻击超过对手防御12,你可以选择使用第一级的打击部位。
注:若你的命中值并未超过对手AC(出20),则没有该机会。
具体效果……按常识判定吧

然后就能体现出罐头的好处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