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会反而不愿意接
拿了钱,最后得给出钱的人一个交待吧,像是临时有事,翻译先放放这种,在出钱的人问进度的时候可能就不太容易说出口。而且自己翻译的时候,可能一两个词不太满意,会拿出来在群里好多人一边讨论一边吹水最后磨,最后得出一个好翻译,但是在有出钱人在等的情况下,这就有磨洋工的嫌疑。最后在校对的时候,如果是群里自己翻,围观群众也会帮着看看,纠正一些小bug,算是群策群力。现在拿钱翻译,只纠了几个小错的人是不是应该有一点酬劳?
说到底钱是一种度量,只要出现钱,整个过程中的一切事就都是可以度量的了。
跳出COC去看一般化的情况,判断翻译好不好没有容易执行的客观标准,翻译的酬劳相对翻译所需的能力是偏低的,这也是官方汉化有时反而质量低劣的重要原因。能做翻译的人,很多人也不会说手边太缺钱(我去年算了一笔账,面团因为要找合适的地点,居然是我开销不低的一项娱乐支出),未必会愿意为了不高的酬劳给自己这个额外的压力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