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斯佩西亚————————————————————————————
让我们先从美丽的维斯佩西亚讲起。
在维斯佩西亚寒冷的东北部,是隶属于低地联省共和国的
联省海外领(Overseas Dependency of United Provinces)。在殖民者中低地人可以称得上是后来者,他们建立的居住群落位于五大湖的出海口湾岸。这些来自联省共和国的殖民者们在圣劳伦斯河流域建立了大量贸易点,与原住民们进行毛皮等贸易。他们的共存与融入政策源自贸易目的,却也因此收获了原住民们的友谊——在新世界的殖民者中,低地人应该是受到来自原住民直接敌意最少的,同时也是常常与原住民组成贸易同盟的势力。居住在海外领的低地人往往都是商人或是与商业相关的从业人员,他们与旧世界本国之间的关系较为紧密。为了保证商业活动的安全,雇佣兵一向是这里供不应求的东西。甚至有些时候,海外省的商人们还会雇佣本地原住民作为安全上的保障。
再往南走,我们能够看到在阿尔比昂人的联邦体系下被称作
大陆合议领(Continental Congress)的区域。这是一个包含了维斯佩西亚东北角的罗德斯岛、普罗维登斯、新格洛斯特与绿山山脉等地的新阿尔比昂地区,以及分布在北纬四十度以南的维吉尼亚自治领组成的松散行政联盟。合议领以及大陆议会的建设者是那些在阿尔比昂内战中返回家乡参加战斗的革命者们——在革命胜利以后他们又将革命的成果带回了新世界。而大陆议会的主要存在目的是为了调解各殖民地之间的纷争,并且尝试将维斯佩西亚的阿尔比昂殖民者们团结成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但是并非所有人都是自愿的加入这一体系之中的。阿尔比昂的内战不仅撕裂了阿尔比昂,同样也在殖民地造成了立场的分裂。大多数的新阿尔比昂殖民地在1577年的内战中站在议会一边,而维吉尼亚实际上选择了与潘多拉贡王室站在一起。殖民地的领袖甚至在1582年的加莱终战后宣告拥立新王,但伦蒂尼的新政府很快将这个不听话的殖民地制伏了。
阿尔比昂人是仅次于亚斯图里亚斯人来到新世界的殖民者,在第三王朝末期的“贞洁女王”时代,向海外移民主要是为了寻找金银珠宝,为流民和罪犯寻找出路,以及为呢布业找到新的海外市场。而到了第四王朝时期,有组织的海外定居和拓殖活动主要是个人和私营团体的行为,政府几乎不作干预。詹姆斯一世统治时期时期,大批低教会信徒为逃避宗教迫害而逃亡海外,从而给了阿尔比昂的海外移民以有力的推动:1525年罗德斯岛殖民地建立,1530年维吉尼亚殖民地拓殖成功,1540年新格洛斯特殖民地建成,1547年绿山山脉开拓。而到了十六世纪后半叶,阿尔比昂人彻底的在维斯佩西亚东岸站稳了脚跟,成为了十五世纪以来旧世界殖民者们逐步建设的无尽洋市场中的重要一环。
如果从新格洛斯特的港口乘船南下,越过海洋便是安地列斯群岛。这个又被称作“向风群岛”的地方是另一处阿尔比昂人的殖民地——曾经作为流放之地的
自由列岛(Liberties)。正如我们之前所说,这片无人岛群曾是阿尔比昂联合王国用于流放犯人之地。许许多多触犯王法之人被放逐到这里,从巴拉科阿湾登陆上了岸。但是位于伦蒂尼的绅士们不会想到的是,在几十年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在发展出与本土截然不同的独特文化和方言的同时,也逐渐成为了思想最为激进的“反叛者”们的聚集地。以至于在阿尔比昂内战期间,这里的人们成为了共和革命中的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在内战结束以后,自由列岛虽然接受了共和联邦政府的理念,但是却拒绝了来自大陆议会建设者们所抛来的橄榄枝——这或许正是他们所坚持的“自由自治”传统的重要体现方式。
“向风群岛”并非被阿尔比昂人所独占,在东边便是亚斯图里亚斯人的
伊斯帕尼奥拉(Hispaniola)殖民领。其名据说是由新世界发现者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本人所取,来源于古罗马帝国统治时期伊比利亚半岛之上的行省之名。亚斯图里亚斯人实际上要早于阿尔比昂人发现这处群岛,他们在东侧岛屿建立了旧世界在新大陆的第一个殖民地。但是直到他们把甘蔗带到当地种植之前,亚斯图里亚斯人对于南面蕴含富饶金矿的梅里迪亚大陆更感兴趣一些。而随着种植园的建立,特殊的地理条件使得甘蔗成为新大陆发展最快的经济作物。这样的做法理所当然的被同在向风群岛的阿尔比昂人所效仿,在这种时候,冲突与摩擦便是不可避免的了。阿尔比昂属向风群岛与亚斯图里亚斯属向风群岛之间的界限从未被明确地划清——1578年伊斯帕尼奥拉夺取托尔蒂、1579年阿尔比昂人进攻伊莎贝拉堡、次年年末亚斯图里亚斯人登陆巴拉科阿湾……这一系列的冲突在1587年两所殖民地的本土签订了为了对抗法兰克尼亚的盟约之后才终于告一段落。虽说如此,现今这片群岛之上依然留存在阿尔比昂联邦与亚斯图里亚斯王国的少量驻军。
而从向风群岛往西,我们能够看到强大的
新亚斯图里亚斯王国(Kingdom of New Asturias)。由于亚斯图里亚斯最初的勘探资金来自王室,因此新亚斯图里亚斯国王的头衔属于亚斯图里亚斯君主。新亚斯图里亚斯王国于十五世纪中叶成立,这是亚斯图里亚斯人迫使纳瓦特尔城邦同盟屈服,成为依靠亚斯图里亚斯王冠的新世界王国之后的结果。因此虽然新亚斯图里亚斯为亚斯图里亚斯的附属地,然而名义上并非殖民地而是一个“王国”,其王位附属在亚斯图里亚斯王位之下。君主在海外领地中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国王并不仅仅拥有统治权,还拥有所有权:对于新世界领地中的一切财产,国王拥有绝对的所有权;政治上则是独揽大权的统治者。一切的特权、职位﹑经济政治或宗教都是由国王掌控。
……虽说如此,君主本身处在遥远的旧世界,权力的疆界被行政的距离所限制。因此,1500年皇家法令在新亚斯图里亚斯王国设立了新亚斯图里亚斯总督,总督作为国王的“副手”或替补。这是亚斯图里亚斯王国在新世界的第一个、同时也是唯一一个特许经营辖区。新亚斯图里亚斯是新世界已知最为强大的政治实体,包含向亚斯图里亚斯人完全臣服的前南维斯佩西亚诸多城邦领在内,这个新世界的公教王国控制了北起西马德雷山脉南至尤卡坦半岛的辽阔土地。这里的主要特产是采金银等贵金属,亚斯图里亚斯人自从百年以前就开始在新太陆全面探测金银矿藏。随着全面挖掘的展开,新世界的大量金银运入欧罗巴。贵金属矿产的开采是无尽洋市场建立的主要动力,推动了新世界外来人口的增长、生产的发展及矿山附近城市的兴起。
最后让我们来讲一讲位于这片大陆遥远西北角的
外虾夷地(外蝦夷地ガイエゾ)。常常被重生者们称呼为阿留申群岛的外虾夷地是由和人探险家所发现的,但是这些日出之地的住民们似乎是并不习惯如此的寒冷,他们并未在这里建立正式的定居点。不过在标准历1589年的现在,随着月之浦(仙台)-阿卡普尔科(新亚斯图里亚斯)这条横跨浩瀚洋的航线被开发以及运用,GAIEZO这个名字也随之为西方世界所熟知。
————————————————————————————————
接下来让我们讲讲维斯佩西亚大陆的原住民——那些新世界本来的主人们。
居住在维斯佩西亚的原住民们有时候会被统一的称为维斯帕斯人(Vespasians),但是这个说法实际上并不准确。这些原住民的祖先是分批陆续到达维斯佩西亚的,然后又经过长期的不断迁移与推进,最终散布到大陆全境。他们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以及随进入维斯佩西亚的时间不同,背景各异,受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等各方面的影响,逐渐形成了许多不同语言、不同习俗、不同文化的群落。而根据他们的主要生活方式,我们可以将他们大致的分为
北维斯帕斯人与
南维斯帕斯人。
大部分的
北维斯帕斯人传统上是狩猎采集者,虽然有很多族群会同时从事水产养殖和农耕。他们往往都有一定程度的游牧习俗,但是却没那么频繁,许多北维斯帕斯人一生可能也只会经历一到两次的群体迁徙。北维斯帕斯人的组织形式较为落后,他们往往以部落的形式群居。但是在另一方面,北维斯帕斯人常常在外貌上有着十分明显的尖耳特质,同时也有很多部落被发现具有与妖精的有限交流能力——在旧世界,这是“山林人”的特征。有些旧世界的学者推测他们是某个灭亡文明的遗族,甚至据此推测在维斯佩西亚辽阔的原始荒野之中存在着比旧世界更多的“龙”的痕迹。
居住在北维斯佩西亚的原住民们常常组成部落联盟,其中最为最为强大的两支分别为
易洛魁(Haudenosaunee)与
休伦(Huron)。这两支部族联盟都生活在五大湖周边,时常竞争甚至交战。
南维斯帕斯人从外貌上来说与北维斯帕斯人区别并不是很大。但是比起他们的北方亲戚,南维斯帕斯人在文化上反而与南方的梅里迪亚人有着更大的相似性。他们并不以部落形式生活,而是建造了纪念性建筑、庞大而有组织的城市、城邦、酋邦、王国甚至帝国。其中的佼佼者便是纳瓦特尔人所组建的城邦同盟。纳瓦特尔人是原住民的一支,但是他们原本并不是维斯佩西亚南部的原住民,根据他们的传说,纳瓦特尔人的祖先是从北方,一个“七个传奇洞穴之地”来的,当他们初次到来时,附近还存有许多的土著部落。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纳瓦特尔人与本地居民逐渐融合,到了十五世纪欧罗巴人来到这里的时候,“纳瓦特尔人”已经是这片地方所有原住民的名称了。纳瓦特尔人的国度是由许多规模不一的小城邦构成的,每个小城邦都有着自己的领袖。其中最大的三个城邦组成了三邦同盟,从而逐渐征服了其他众多城邦成为一个庞大的帝国。但是这种征服关系并不稳固,征服者并没有全方位管辖被征服的土地,只不过是接收他们的贡品。而这种弱点也被亚斯图里亚斯人所利用,最终直接导致了纳瓦特尔城邦同盟的解体与毁灭。
南维斯帕斯人有着活祭的传统,以及或许是世世代代混血的影响,他们虽然长相十分类似北维斯帕斯人,却并不具备任何程度的尖耳特质,同时他们之中也没有发现任何“山林人”存在的征兆。南维斯帕斯人对工程、建筑、数学、天文学、写作、物理学、医学,种植和灌溉、地质学、采矿、雕塑和冶金都有广泛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