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美蘋果園
TRPG討論區 => 研討區 => 主题作者是: Dragonic 于 2009-06-02, 周二 15:36:52
-
剧情扮演向团的额外鉴定准则
一般来说,剧情倾向的扮演团,总会牵扯到大量的阴谋,谎言,这样才能让剧情显得有张力。同样的,玩家通过收集线索,仔细的推理,最终解开谜题,揭穿恶人的面目才是乐趣所在。所以如果你精妙设计的骗局,被玩家靠一个逆天的察言观色骰子直接识破,那样的确是很令人丧气的事情,所以我引入这个HR,来加强玩家和NPC之间的互动。
如何识破谎言。
首先谎言分2种,蓄意的谎言和无意的谎言。比如说老眼昏花的园丁把刺杀公爵的刺客错看成另一个人,这种谎言其实并不算谎言,因此无法用侦测谎言,甚至诚实之域识破。因为这些法术只能保证受术者说的话和他的主观判断相吻合,而不能判定他的主观判断是否正确。预言术可以判断,但是显然标识预言结果的那个骰子必须暗投。
那么现在切入正题,如何通过交涉技能识破谎言呢。
察言观色是最传统的办法,玩家和NPC进行对抗鉴定察言观色vs哄骗(NPC自然要暗骰),一般来说,普通的成功(结果>对方哄骗结果)可以觉察出对方感情微妙的变化,比如悲伤,高兴,厌恶,喜欢(这个DM最好下一番功夫去描述)。比如某蹭的累说:烦死了烦死了烦死了,玩家通过一个成功的察言观色鉴定可以发现她在害羞……
而如果是大成功(结果>对方结果+20)那么便可以察觉对方在说话时是否心虚和紧张。当然,如果玩家缩小判定范围,比如精确到对方的某一句话,那么结果>对方结果+10便是大成功的。
如果你成功看到对方在心虚,你可以直接用威吓的办法让对方说实话。一个成功的威吓鉴定可以让对方改口(聪明的NPC可能会圆谎,或者转移话题),并且在之后的所有交涉鉴定你对他都有+2环境奖励,一个大成功(结果>对方结果+10)可以直接迫使对方说实话,并且之后的所有交涉鉴定都有+4环境奖励。
但是你并不清楚这个心虚和紧张是故意隐瞒事实造成的,还是其他原因造成的。而一些口吐莲花的诈骗高手,更是能做到说谎脸不红心不跳,这样察言观色便没有效果了,那么便需要一些更为有效的手段……
所谓更为有效的手段,那自然是“~异议あり”也就是说,通过指出对方话语中的矛盾之处,来戳穿对方的谎言。当然这也有两种办法。
首先如果你掌握了足够的证据,在你出示证据之后,你可以通过一个成功的交涉鉴定(交涉VS对方哄骗)来迫使对方说真话,同时之后你对他的交涉鉴定都有+2环境奖励,不过如果你失败的话,对方可能会圆谎,甚至恼羞成怒,拒绝进一步交谈。
其次,即使没有掌握充分的证据,你也可以抓住你认为可疑的内容,用威吓的办法来迫使对方说实话。如果你抓到对方的谎言,一个成功的威吓鉴定可以让对方改口(聪明的NPC可能会圆谎,或者转移话题),并且在之后的所有交涉鉴定你对他都有+2环境奖励,一个大成功(结果>对方结果+10)可以直接迫使对方说实话,并且之后的所有交涉鉴定都有+4环境奖励。
当然,一个NPC有时候可能不止撒一个谎,玩家自然需要对每个疑点分别进行鉴定和交涉。
-
这个不错。
-
/me 的第一個反應是, 技能挑戰...
已經被 4e 收買了 :em005
-
建议参考书
(http://www.gzbookcenter.com/productImages/2008.12/9787108030047.jpg)
你想知道人们如何说谎,为何说谎,说谎时有何表现么?你想知道如何识破这些谎言,识破的可能性与利弊如何,如何创造和增进识破的机会么?那么请从人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开始,请从保罗.埃克曼这本一版再版,被欧美诸多执法机构奉为刑侦学教材的研究之作开始。本书详细介绍了商业、政治与婚姻中的骗局,是一本实用的防骗宝典。
诚实之所以具有普世价值,就在于谎言是普世现象,从政坛精英到市井小民,从商界巨贾到谍海特工,它成为生活的潜在主线。你想知道人们如何说谎,为何说谎,说谎时有何表现么?你想知道如何识破这些谎言,识破的可能性与利弊如何,如何创造和增进识破的机会么?那么请从人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开始,请从保罗.埃克曼这本一版再版,被欧美诸多执法机构奉为刑侦学教材的研究之作开始。
对于必须娴熟人际互动,了解嫌疑人性格特质的法官、检察官、律师与警察而言,这是一本强化职能的教材;对于需要洞悉人心,长于沟通的心理医师、社会工作者与咨询专家而言,这是一本很好的人际互动宝典:对于极欲防止被骗的市井百姓而言,这更是一本可以使我们减少上当机会,防范诈术的实用指南。
【作者简介】
保罗.埃克曼(PaulEkman,1934-),美国心理学家,加州大学医学院心理学教授,1991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并被列为二十世纪百位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他主要研究情绪的表达及其生理活动和人际欺骗等,是这一领域最主要的专家,在四十多年的研究生涯中,曾研究过新几内亚部族、精神病患者、间谍、连环杀人犯和职业杀手等的面容。美国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执法部门、反恐怖小组等政府机构,皮克斯(Pixar)、工业光魔(IndustrialLightandMagjc)等著名动画工作室常常请他作情绪表情的顾问。英美的电视节目也常常向他咨询,甚至请他到节目中现身说法。他共编著有十三本书。
第三版序
致谢
第一章导言
第二章谎言、破绽与说谎线索
第三章谎言何以穿帮
第四章言辞、声音、身体行为与谎言
第五章说谎的表情线索
第六章陷阱与预防措施
第七章测谎仪
第八章估谎
第九章20世纪90年代的抓谎
第十章公共领域的谎言
第十一章新进展与新想法
结语
附录
校者跋
前言
本书的前八章是1985年为第一版所写的,第九章与第十章是1992年为第二版补写的,今日重读这些章节,并未发现什么疏漏,总算松了一口气。在今年(2001年)为第三版所补写的第十一章中,我交代了一些新的进展,提出了一些新的想法,并针对大多数人(甚至专业人员)抓谎能力都不容乐观的情况,进行了一系列的说明。
随着时间的流逝,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对于能否根据一个人的行为线索来勘破谎言,我想我已经不必过于谨慎了。而随着所做的大量教学工作,我们的自信也日益增强起来。过去十五年间,我与执教于罗格斯大学的同事弗兰克(MadkFrank)、执教于旧金山大学的同事奥沙利文(MaureenO’Sullivan)一起使用这本书作为教材,在美国、英国、以色列、香港、加拿大、阿姆斯特丹等地教学,对象大都是执法人员。对学术上的东西,学员们显然缺乏兴趣,但第二天他们运用到工作上,却带给我们很多生动的例子,也进一步证实了本书中所谈到的种种想法。
基于我们的研究和从执法人员那儿学到的经验,我坚信,鉴别他人是否在说谎,准确率最高的情况是:
.第一次说这个谎言;
.过去从未说过同类型的谎言;
.说谎的代价很高最重要的是,面临着严厉惩罚的威胁;
.抓谎者不预设立场,不骤下结论;
.抓谎者懂得如何鼓励嫌疑人讲述自己的遭遇(讲得越多,鉴别的机会就越多);
.抓谎者与嫌疑人的文化背景相同,语言相同;
.抓谎者使用本书中所提示的重点,来套取更多的信息,而不是拿来证明谎言;
.抓谎者要意识到,如果嫌疑人是诚实无辜的,那么判定起来会有很多困难,正如本书中所描述的那样。
后记
谎之为字,很容易让人附会起“右文”之说,认为此乃荒诞不经之言。这种理解不无可取,然而也有偏颇之处,那就是现实中的谎言往往言辞恳切,识破之前看不出半点荒诞,事实上,这种印象往往来自事后诸葛般的英明夸谈。相形之下,反倒是当现实世界令人困惑得摸不着头脑时,那些据实以陈的讲述却因荒诞而被别人归诸谎言。当然,荒诞本身并非不能达成说谎的目的,“真话假说”便是一途,通过故意夸大和扭曲事实,使人虚实莫辨,从而达到了误导他人的目的(例证参见本书第21-22页)。
这无非是想说,分析和认知谎言是件很复杂的事情。但好在我们对待谎言的态度还算鲜明。西哲柏拉图认为谎言不仅邪恶,而且会污染说谎者的灵魂,因此他对于说谎绝不妥协,认为生命中只容得下真相;而亚圣孟子则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但是当谎言上升到更高层面,这些知识精英的态度便犹疑起来:柏拉图提出了“高贵的谎言”,告诉民众人分金银铜铁四种,贵贱天定;而孔孟之道的伦理纲常,则不乏“王侯将相有种”的思想,也不乏“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手段。
回到现实层面,事情也远非那么简单,我们不是有过“五十步笑百步”的经历,就是有过“叶公好龙”的想法。每个人都希望别人诚实,但却无法面对别人的绝对诚实。我们可以辩称谎言是有差别的,隐瞒和误导比之凭空捏造似乎会让我们心绪稍安,自以为的善意和利他又让我们颇觉高尚,至于能想出“高贵的谎言”来,那心境就只有大任斯人可以描述了。幸而,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还是心怀愧疚的,尽管将说谎视为罪大恶极并用以教人的情况,或许已不多见,但说谎之于人心,总不免产生罪恶感,则是一般的社会教化所为。
认知谎言所关涉的是价值,而辨识谎言所关涉的则是事实,前者为哲学家们数千年来所喋喋不休,后者则为科学家们几十年来所突飞猛进。在情绪表达与人际欺骗这一研究领域,倾注了40年心血的美国心理学家保罗.埃克曼可以说是这些科学家中的翘楚。这位老兄的尊容,我们可以在本书图2到图6的若干表情照片中有幸得睹,一颦一笑,颇多迷人。这些收放由心的展现,也表明了他研究的精到与治学的自信。
埃克曼的确精到,也足以自信,他的很多开创性的研究为这一领域注入了生机和前景,很多持续深入的研究使人们得以直面过去的错误观念。科学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定量化,埃克曼开创了表情与行为的定量化测量,他提出利用测谎仪勘定具体的情绪而非只是波动,他不断设计和改进实验,进行了大量的测试和数据分析。科学家最显著的特征则是严谨,埃克曼为各种概念的定义反复推敲,为事情之一切可能不断穷举,为测谎的准确度与效度再三辨析,更为抓谎的陷阱与预防措施不厌其烦地叮嘱。
这些都写在《说谎》一书中,这本研究专著历经数次修订和不断扩充,一版再版而享誉世界,被欧美诸多执法机构奉为刑侦学的必读教材。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弗兰克(JeromeD.Frank)教授,对此书有一句准确而凝练的评价:“这是一座关于谎言与抓谎的详尽实用的宝库,充满了伦理学上的敏锐分析与中肯评判。”的确,它语言生动,内容翔实,例证丰富,分析缜密,不像是部研究综述,倒像是本老少皆宜的通俗教材,尤其是附录中的实用表格,更突出了这一特质。
但更为难能可贵的则是评价的后半句,我们在掩卷喟叹之余,除了要钦佩作者的执著与创意之外,更为尊敬他对于知识与人性的尊重。他反复告诫执法人员,不要固守那些陈旧的经验和成见,也不要误用和滥用新的研究成果,测谎只是一种侦查手段,绝不能取代司法证据。他也反复提醒普通读者,抓谎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辨识真伪,但无法帮我们解决在人际关系上的抉择。有时候一味地揭露只是一种粗鲁,甚至残忍,使用不当时,甚至可能是侵犯隐私的违法行为。他更反复吁请当政者,不要为自己找出千般理由在国会面前说谎,并引用杰斐逊的名言说:“治理之道,诚信而已。”这不禁也令人想起荀子的话:“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信哉斯言,足为之戒。
本书中译本最初由台湾心灵工坊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译者邓伯宸。但是该译本或出于将之改造为通俗畅销书的考虑,将原书整句、整段甚至整节地略去,删削了将近四分之一的篇幅。本着尊重作品完整权的考虑,三联书店决定应该尽可能地还原该作原貌,把选择权留给读者,为此由校者花费大量精力对该书逐字逐句进行了校订和补译,读者手中的此稿即全文译出,甚至包括题献页和书前引文,面貌十分完整,逻辑性也更强。
台湾在对西方作品的引进上往往快于大陆,其译本在“达”上也普遍做得比较出色,应用短句较多(尽管有时候拆得过于破碎),生动活泼,语言流畅,值得大陆翻译界学习。这不禁让人感叹海峡对岸的翻译界比我们在汉语的继承上要充分得多,在掌握上要灵活得多。本书的翻译便是一例,我在校对的过程中,收获颇多,不时会心一笑,比起校订大陆译本要令人愉快得多,这也敦促我在补译时尽可能地保持这种风格。
但是不少台译本略嫌粗糙(可能包括编辑上的失误),在“信”上还有待加强。本书译文中便存在一些低级错误和似是而非的现象。很多句子看似通顺,但一核对原文便不是那么回事了。这就要细细品味,不可想当然的囫囵过去,否则会对原书的理解造成负面影响。为此在校读中我花费大量工夫来理顺逻辑,尽可能透彻贯通后再最终敲定,限于篇幅,姑不举例。对于有些译名(包括人名地名),此台译本并没有错,但我均按大陆习惯进行了修订,一些词语用法也是如此,如“破功”改为“功败垂成”,“老神在在”改为“气定神闲”。但是另一些译名,甚至很多重要的译名,台译本还是存在不少欠妥之处的。比如讲到身体动作的几大类型,将其中的“illustrator”和“manipulator”都译为大而无当的“肢体语言”,于是在相关的叙述中就一片混乱,让人不知所云。其实前者应该译为肢体比画(手势比画是其特例),后者应该译为零碎动作(譬如抓耳挠腮等)。再有,将第八章的题目“liechecking”译为“验谎”,这就造成严重的歧义,很容易让读者以为是识别谎言之后验证其真假,而书中原意是指按照38个要点check谎言和说谎双方,并综合分析说谎成功与被识破的可能性,因此应该译为“估谎”更合情理。此外,将一种重要的破绽“tirade”译为“发牢骚”的话,便体现不出强烈情绪化的特质,所指也甚为狭窄,不如直译为“言辞激烈”更符合原意。
此外,校者还补译了每章结尾参考资料中有价值的叙述性文字,并添加了少量校者注,对大陆读者费解的背景加以说明,如帕特里夏绑架案、美国巡回上诉法院的体制等。对于台译本第69页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Sonnet138),因此译长短参差也不押韵(排版上也没有分段处理),故校者选择了著名翻译家屠岸老先生的译作(见本书第55-56页)来代替,后者语言韵脚及音步的把握均属上乘,在此谨示感谢。
最后,应该说明,虽然校者认真竭力地为读者着想,尽可能以最好的面貌呈现给读者,但是限于水平,仍有可能存在着相当的错误和欠妥之处有待读者慧眼披砂。如果本书您尚觉清晰好读,收获不小的话,首先要感谢译者邓伯宸,他流畅生动的表达为校者提供了锦上添花的基础,其次,还要感谢那些为校者雪中送炭的人,如《科学时报.书评周刊》的钟华主编通读了校样,并提出了中肯的意见。
徐国强
2008年4月于北京朝内
-
即使+20也会被PG们轻松成功的 :em005
我是比较希望通过纯RP用剧情的逐步深入来揭开谎言。这里顺便说一个避免察言观色的逆天数值破坏DM预设剧情的小窍门吧。
我团里也出现过PC用一个逆天的察言观色就直接知道结果的事情,不过后来我总结了经验教训,设计了谎言套谎言的模式(比如一个武器商拿着几捆劣质武器冒充魔法武器,但其实际上是BOSS派来侦查的),这时候PC们会本能的认为外围谎言(出售劣质武器的事情)是一个支线从而将全部精力花在外部谎言上,就失去了对于NPC最根本动机的警惕。这算是对抗技能PG(比如AD)的一个办法吧 :em001
-
技能挑战到底是什么?4e看了这么久也不知道
-
就是看技能的成功次数和失败次数哪个先到达,就算成功/失败
话说奥秘菲的办法真好呀,逼得PG去想剧情
-
即使+20也会被PG们轻松成功的 :em005
我是比较希望通过纯RP用剧情的逐步深入来揭开谎言。这里顺便说一个避免察言观色的逆天数值破坏DM预设剧情的小窍门吧。
我团里也出现过PC用一个逆天的察言观色就直接知道结果的事情,不过后来我总结了经验教训,设计了谎言套谎言的模式(比如一个武器商拿着几捆劣质武器冒充魔法武器,但其实际上是BOSS派来侦查的),这时候PC们会本能的认为外围谎言(出售劣质武器的事情)是一个支线从而将全部精力花在外部谎言上,就失去了对于NPC最根本动机的警惕。这算是对抗技能PG(比如AD)的一个办法吧 :em001
我技能也就是rank投满而已...十多级上20不是很正常么...
-
技能挑战到底是什么?4e看了这么久也不知道
給非戰鬥性的挑戰用的規則, 提供一個規則框架讓 PC 能以技能克服連串相關的困難. 巨龍/地城誌翻譯區有四篇關於技能挑戰的文章.
-
即使+20也会被PG们轻松成功的 :em005
我是比较希望通过纯RP用剧情的逐步深入来揭开谎言。这里顺便说一个避免察言观色的逆天数值破坏DM预设剧情的小窍门吧。
我团里也出现过PC用一个逆天的察言观色就直接知道结果的事情,不过后来我总结了经验教训,设计了谎言套谎言的模式(比如一个武器商拿着几捆劣质武器冒充魔法武器,但其实际上是BOSS派来侦查的),这时候PC们会本能的认为外围谎言(出售劣质武器的事情)是一个支线从而将全部精力花在外部谎言上,就失去了对于NPC最根本动机的警惕。这算是对抗技能PG(比如AD)的一个办法吧 :em001
/me 每次谎言外面都套谎言……然后看PC能看破到第几层……
-
怀疑一切是好的 :em001 显得不那么傻(用战解决一切跟其它背景的团相比)
-
可是完美流氓[我比較想叫她完美遊俠啊 :em007 ]裡面有一個可以直接套出謊言背後真相的技法,用下去直接套出說謊的目的...
就算每次謊言套謊言還是有機會被拆到光 :em005
我的BOSS通常是哄一個不會說謊的傢伙去跟玩者接觸,
然後再判斷情報啦。
-
如果剧情安排的比较重,特别是预设了比较多的剧情的话,用技能检定来按规则判定确实很容易出漏子……而且DND的社交系技能检定安排也未必合理……特别是诗人堆哄骗和说服什么的(个人感觉),可以很容易堆很高很高……根据某些扩展规则可以战斗内直接生生说得很多敌人……但这显然比较秀逗(PC也没那么强的真口才来表现……)
所以这种剧情我比较喜欢按照剧情优先的情况安排,当然PC如果真的很纠结于察言观色的话可以安排给他们“知道对方撒谎也没办法的情况……总之信息量的控制我觉得是很必要的。。。 :em011
-
对喔,技能也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用的
/me 看了看AD空洞的双眼 :em024
-
PG最怕的是HR :em032
-
扯,扯完了战
over
-
即使+20也会被PG们轻松成功的 :em005
我是比较希望通过纯RP用剧情的逐步深入来揭开谎言。这里顺便说一个避免察言观色的逆天数值破坏DM预设剧情的小窍门吧。
我团里也出现过PC用一个逆天的察言观色就直接知道结果的事情,不过后来我总结了经验教训,设计了谎言套谎言的模式(比如一个武器商拿着几捆劣质武器冒充魔法武器,但其实际上是BOSS派来侦查的),这时候PC们会本能的认为外围谎言(出售劣质武器的事情)是一个支线从而将全部精力花在外部谎言上,就失去了对于NPC最根本动机的警惕。这算是对抗技能PG(比如AD)的一个办法吧 :em001
其实我设计这个HR的初衷,并不是让谎言变得不可攻破。
而是让拆穿谎言变成一个有趣的挑战。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投个察言观色就可以拆穿谎言,PC必须仔细分析手头的线索,详细研究NPC对话中的矛盾之处。
所以才会想起引入逆转裁判的设定。
-
成步堂的台词是事先做好的。
要是PC从出乎意料的角度说出意料之外的话,怎么办?
-
交涉系本来就要求DM应变能力比较好吧?
-
逆转式的“针对特定陈述中的特定疑点进行质问”,我觉得这个需要相当完善的整体规划才行。
实际上有点像侦探团,算是最高难度的类型之一了。
-
其实没必要预先设计那么多台词和剧本,在扮演的时候DM自己临场发挥就可以了。
说谎不打草稿,各种岔开话题通常都是我的NPC的强项……
-
既然如此,这种颇挑人的办法。。。很难放之四海而皆准阿
-
其实我现在的派剧情,一般都是要么很容易的谎言,要不就是NPC说得干脆就是真话
在有诚实之域、辩识谎言、侦测思想的这个年代,能把PC唬住的,我认为还是精巧的剧情…… :em006
-
其實最主要的謊言者就是要讓別人根本不會去懷疑他。
當PC開始頭察言觀色時,那名說謊者就失敗了 -_-
-
PC一般对什么生人都会察言观色。
而且就算成功骗过之后他们还会跟你argue说有"被动察言观色"。
-
其實最主要的謊言者就是要讓別人根本不會去懷疑他。
當PC開始頭察言觀色時,那名說謊者就失敗了 -_-
说的不错
-
其實最主要的謊言者就是要讓別人根本不會去懷疑他。
當PC開始頭察言觀色時,那名說謊者就失敗了 -_-
所以说啊,还是王道的剧情!剧情! :em006
-
要让PC觉得装作去相信他而故意不察言观色对自己有好处。有利可图,就像把圣武士支开那样。或者看出是假的了,但仍然按他说的去做,因为觉得只是小事。最后汇成一个PC想不到的大阴谋。不过这时候PC要掀桌的,我见识过一次某云团的撕卡
-
要让PC觉得装作去相信他而故意不察言观色对自己有好处。有利可图,就像把圣武士支开那样。或者看出是假的了,但仍然按他说的去做,因为觉得只是小事。最后汇成一个PC想不到的大阴谋。不过这时候PC要掀桌的,我见识过一次某云团的撕卡
我突然觉得这个想法好棒
-
要让PC觉得装作去相信他而故意不察言观色对自己有好处。有利可图,就像把圣武士支开那样。或者看出是假的了,但仍然按他说的去做,因为觉得只是小事。最后汇成一个PC想不到的大阴谋。不过这时候PC要掀桌的,我见识过一次某云团的撕卡
讓人眼睛一亮 :em010
感覺起來這比我之前讓BOSS唬個聖騎士去接洽玩者好多了。
[聖騎士不能說謊可不代表他不會被騙。]
因為我那個做法雖然可以避過察言觀色,
可是事後處理會有點麻煩,
而且PC也根本沒有機會偵測謊言,
還是米雅莉大大的心思細膩啊!
-
受宠若惊
于是又拿一帖走人 :em003
-
其實最主要的謊言者就是要讓別人根本不會去懷疑他。
當PC開始頭察言觀色時,那名說謊者就失敗了 -_-
说的不错
设计谎言的目的不就是让pc识破么……
-
设计谎言的目的不就是让pc识破么……
當然是阿,最不喜歡DM出個沒有提示的謎題,然後等PC都想不出來的時候再公布出來。
另外一個好方法就是,讓察言觀色出現雜訊。像是有人有所隱瞞,但是其原因指是因為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並不是說謊的人都是犯罪阿 :em003
-
我到是觉得撒谎最重要的要素是你最后揭开谜底的时候让PC觉得有道理,让PC觉得自己虽然被骗但也力所能及地做了点啥。这个难度会伴随着你谎言程度的增加和撒谎次数的增加而增加。我觉得最成功的谎言是真相大白的时候PC能微微点头并试图和之前的细节对照,相对而言,搞到PC掀桌就有点冒险。最失败的谎言莫过于最终时刻看到PC一脸囧貌。
-
囧
-
囧
你再灌纯水我就把你关到小黑屋里! :em014
-
发抖发抖 :em004
-
我到是觉得撒谎最重要的要素是你最后揭开谜底的时候让PC觉得有道理,让PC觉得自己虽然被骗但也力所能及地做了点啥。这个难度会伴随着你谎言程度的增加和撒谎次数的增加而增加。我觉得最成功的谎言是真相大白的时候PC能微微点头并试图和之前的细节对照,相对而言,搞到PC掀桌就有点冒险。最失败的谎言莫过于最终时刻看到PC一脸囧貌。
話說心懷鬼胎算不算謊言阿 :em004
貌似"有所隱瞞"和"只透露出部分事實"也是屬於察言觀色的檢驗範圍
比起赤裸裸的謊言,心懷鬼胎的npc更常見吧?
舉個例子
A委託 pc 把貨物送給B,結果在路途中碰到了C,C告訴pc A其實殺了B的朋友,那朋友死前希望C把這件事告訴給B。不過B和C也有衝突,所以C不方便直接告訴B,希望pc 把這件事告訴給B 。
實際:
C想趁A和B自相殘殺之時,一口氣殺了他們兩個。 :em003
當C告訴 pc A殺了B的朋友時 ,PC進行了察言觀色....
那DM是應該 只告訴PC"C沒有撒謊" 還是連 "C其實另有打算"也告訴PC呢?
這兩者的結果恐怕會大幅度的影響PC接下來的行為。
-
舉個例子
A委託 pc 把貨物送給B,結果在路途中碰到了C,C告訴pc A其實殺了B的朋友,那朋友死前希望C把這件事告訴給B。不過B和C也有衝突,所以C不方便直接告訴B,希望pc 把這件事告訴給B 。
實際:
C想趁A和B自相殘殺之時,一口氣殺了他們兩個。
:wacko: :wacko: :wacko: :blink:
反正别把PC引向自己没准备的路线就是了
-
我觉得察言观色够高就可以看出C的隐藏意图(sense MOTIVE)
但是detect lies之类的法术就只能说“没有说谎”..
-
舉個例子
A委託 pc 把貨物送給B,結果在路途中碰到了C,C告訴pc A其實殺了B的朋友,那朋友死前希望C把這件事告訴給B。不過B和C也有衝突,所以C不方便直接告訴B,希望pc 把這件事告訴給B 。
實際:
C想趁A和B自相殘殺之時,一口氣殺了他們兩個。
:wacko: :wacko: :wacko: :blink:
反正别把PC引向自己没准备的路线就是了
如果PC真的有心介入此事并且想知道真相的话,他们一定会问“那个A的朋友知道不知道你和B有矛盾,为什么要你告诉B”,“你为什么选择我们告诉B而不是其他人”,甚至“A朋友临死时具体情形怎样”……等等一系列废话,总之他们会问到C必须撒谎或有所隐瞒的情况。如果PC没打算仔细调查,那么告诉他们啥结果也都没区别了。
当然,别把剧情引向自己没有准备的部分 +1
-
舉個例子
A委託 pc 把貨物送給B,結果在路途中碰到了C,C告訴pc A其實殺了B的朋友,那朋友死前希望C把這件事告訴給B。不過B和C也有衝突,所以C不方便直接告訴B,希望pc 把這件事告訴給B 。
實際:
C想趁A和B自相殘殺之時,一口氣殺了他們兩個。
:wacko: :wacko: :wacko: :blink:
反正别把PC引向自己没准备的路线就是了
如果PC真的有心介入此事并且想知道真相的话,他们一定会问“那个A的朋友知道不知道你和B有矛盾,为什么要你告诉B”,“你为什么选择我们告诉B而不是其他人”,甚至“A朋友临死时具体情形怎样”……等等一系列废话,总之他们会问到C必须撒谎或有所隐瞒的情况。如果PC没打算仔细调查,那么告诉他们啥结果也都没区别了。
当然,别把剧情引向自己没有准备的部分 +1
我的經驗是如果有PC是好奇寶寶 一定會問的 :lol:
如何引導劇情是很有技巧的問題.
-
当然,别把剧情引向自己没有准备的部分 +1
其實是B的朋友派使者向B求救(或是請B以後為他報仇)
沒想到使者卻被C的手下攔住殺掉了,所以信件落入C的手裡
C會告訴PC,他也不喜歡A,所以希望PC把信給B
C並不會隱瞞 是他手下殺掉使者的事情,因為那並不是他自己指使的。
換句話說,追問並不會拆穿C的內心意圖....
-
太复杂的局如果不塞足够的内幕给pc等于白布,塞得太多又容易过早露馅。
-
太复杂的局如果不塞足够的内幕给pc等于白布,塞得太多又容易过早露馅。
我的劇情通常很簡單 :em003
-
我说真话PC们也不信
:em007
-
我觉得察言观色够高就可以看出C的隐藏意图(sense MOTIVE)
但是detect lies之类的法术就只能说“没有说谎”..
我也倾向于这种解决方式,我觉得这个就是察言观色和预言法术的区别
-
真赞..三楼的那本书真强大..
-
挖墳不厚道口牙... :em016
-
:em008
我有直接安排过一个中立邪恶的PC混在队伍里
-
这么老的坟就别挖起来了,斑竹把这帖子沉了了吧= =
-
/me 给娜娜两兜开心果并指出其实有原Po自锁贴功能•V•